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张漫子)作为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北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塑造科技创新核心优势。7日在京举行的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议传来消息:十年来,北京科技创新发展实现六个“创新跃升”、五个“全球前列”,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一跃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关键枢纽。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与2014年相比,北京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六个“创新跃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4倍多,从48.2件提高到2023年的262.9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加1倍多,从3136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536.9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1倍多,从1.04万家提高到2023年的2.83万家。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增加1倍多,从146家增加至2023年的337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增加1倍多,从3.6万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8.6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加1倍多,从4738.5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1859.1亿元。
2014年至今,北京科技创新实现五个“全球前列”。英国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显示,北京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榜首;科睿唯安(全球知名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发布的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北京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在全球创新城市中位居第一;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北京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三;北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榜单中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6.83%,位居国际知名创新城市前列。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北京一手抓原始创新,一手抓高精尖产业,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北京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16个设施平台已进入科研状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加快实施,面向9大产业领域的256个“卡点”,靶向突破“卡脖子”问题。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全球首枚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加快提升。
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北京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扶持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与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商业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开拓。大模型创新主体数量居全国首位,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一。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持续领跑全国,进入创新通道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器械数量居全国首位。
创新浪潮奔涌向前,下一个十年,北京何为?“面向未来,北京将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以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北京贡献’?!北本┦锌莆?、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