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1日电(记者杨庆民、杨雅雯)“爸爸在哪里?”一座乡村院落里,冀丹丹问尚在牙牙学语的女儿。
“这里。”萱萱指着妈妈的手机,口齿不清地回答。
“爸爸在阿拉山口?!?/p>
“这里?!陛孑娌还寺杪杈勒廊恢缸攀只?。
马上迎来2岁生日的萱萱,只在刚出生和18个月时与爸爸共度过两个月时光。和爸爸的接触,是通过手机视频聊天。在她小小的心里,爸爸住在手机里。每次吃自己喜欢的虾条时,就会对着手机说:“爸爸吃。”
远在新疆阿拉山口边防连服役的上士闫晓飞,每周两次和女儿萱萱视频通话,给她唱儿歌《小邋遢》,扮各种鬼脸逗她开心。
?。苍拢慈眨撬晔呱闹衅胀ǖ囊惶?,却是他做爸爸以来最开心的一天。这天他和妻子视频时,被电话铃声吵醒的女儿,睁开眼睛看到手机里爸爸的头像,第一次主动喊:“爸爸!”
“平时都是我爱人让她叫爸爸,这次自己叫,她认识我了。”闫晓飞说起当天的情景,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常埃埃岸喙镏獾纳轿魇傺羰倾葡傻墓氏?。那里有最让他牵挂的母亲、妻子和女儿。
“最想的人就是女儿,手机里看她一天天长大……”本就不善言辞的闫晓飞,忽然沉默下来,侧脸望向窗外。
从他宿舍的窗户望出去,是一望无际的被冰雪覆盖的戈壁,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线向北延伸到天边。
?。玻埃埃改晷卤铝葡衫吹叫陆⒗娇诒叻懒?,一干就是十年。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他从一名列兵成长为上士,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连队的“活地图”“边防通”。
阿拉山口边防连被称为“风口第一哨”,每年刮八级以上大风160多天,是有名的“世界级”大风口。2009年的一天,执行完站哨任务的闫晓飞刚走出哨所,就被大风吹倒在地。
“后来才知道是十一级大风,那时我也瘦,体重才50公斤?!便葡上蚣钦呋匾涫状卧庥龃蠓绲木彼担拔业笔弊プ爬父?,心里想:真不是人待的地方?!?/p>
“当时来连队,想着干几年就回老家。真正让我决心留下来的,是老班长。”闫晓飞说,老班长王帅领对边防特别有激情,他常说:国门就是家门,你的家能随便让人进吗?你家院墙能随便让人翻吗?
老班长是闫晓飞成长为“边防通”的引路人。“刚下连时,有一次我和班长站哨,我们分管不同的任务区?!便葡伤?,“班长在观察瞭望自己任务区的同时,还兼顾我的任务区,突然他发现我这边有黑点移动,马上进行确认并报告上级处置。由于我的疏忽,那次差点造成越界事故?!?/p>
事后,闫晓飞被班长狠狠收拾了一通:批评教育,写检查,谈体会……班长告诉他,成为业务能手不是难事,“只要你愿意干,用心和坚持就行?!?/p>
如今的闫晓飞也同样成长为连队的骨干。防区内的沟沟坎坎,有多大的石头,坑有多深,哪些地方便于观察、隐蔽,哪些是执勤中该重点注意的地方,他都了如指掌。
“他在连队时间最长,经验、素质也是最好的,重要任务、重要点位执勤通常我会和他交流看法?!卑⒗娇诒叻懒に蘸扑担ツ炅酱伟才陪葡尚菁?,正好赶上有重要任务,他都主动留下来完成工作才休假,“有他在,我也踏实。”
“上士服役期结束,你有什么打算?”
面对记者的问题,即将迎来而立之年的闫晓飞略显羞涩地迟疑了一下:“如果符合条件,我希望继续在连队干?!?/p>
“女儿的成长也需要你陪伴,你怎么想?”
长长的一段沉默后,他说:“我还没想过?!?/p>
采访是在闫晓飞工作间隙进行的,即使在瞭望哨会议室,电话铃声也不时打断我们的对话。执勤、站哨、巡逻、联合训练、紧急拉动、学习教育……作为连队骨干的他,还来不及思考,继续在阿拉山口服役,怎么陪伴萱萱长大?
“亲亲我的宝贝,我要越过高山……我要越过海洋……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采访结束,在记者的一再邀请下,闫晓飞抱起吉他,唱起了这首他最喜欢的《亲亲我的宝贝》。
他的弹唱不算专业,但他的歌声令人动容。闫晓飞和阿拉山口边防连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守卫在祖国边防线上的官兵,不都是祖国的“宝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