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题: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改革开放纪实
新华社记者
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5月15日摄)。 新华社发(丘根茂 摄)
对历史最郑重的纪念,是再创辉煌。
对人民最真挚的承诺,是不懈奋斗。
当改变中国历史和亿万人民命运的改革开放走到新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再启催人奋进、勇往直前的壮阔征程。
旗帜高扬 风正帆悬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地方考察,第一站来到深圳前海。
面对这片打响改革开放“开山炮”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时隔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广东考察,庄严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运营(10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拓宽时空的视野,才能看清抉择的关键。
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中国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改革开放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
向内看,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不断积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势在必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迫切。
向外看,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地区冲突频发,极端主义威胁蔓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的国际竞争形势逼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捧杀唱衰中国的论调此起彼伏。
在创造了“中国崛起”的世界奇迹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正在成为阻碍改革开放步伐的“绊脚石”,利益固化藩篱更是频频触动社会稳定发展的“警报器”。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创造历史自当弘毅,习近平总书记向海内外释放出改革再出发的强烈信号。
人们纷纷认为,这既是对波澜壮阔改革史的回顾致意,更是对新形势下继续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宣示。
“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这样表示。
浙江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综合办理窗口内景(1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历史性的会议,作出旗帜鲜明和全面系统的决定。
国企国资、户籍制度、财税金融、农村土地、公立医院……参加文件起草和政策论证的很多党政要员、专家学者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拍板,很多议论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层次改革破冰启动。
2013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党中央层面设置专司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加强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014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坦言:“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p>
改革难字当头,更需敢字当先。
这是高亢激扬的出征号令——
明确当前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立场坚定、思路清晰,不讲模棱两可的话,不做遮遮掩掩的事。
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从经验教训着眼,习近平总书记谋全局、图善治,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
这是史无前例的观念革新——
从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到明确“五位一体”加党建的体制改革分目标,从改革的四梁八柱构建完善到任务书、时间表、责任制逐项明确……
不提抽象空洞的概念,不讲大而化之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
这是触及骨髓的深刻调整——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2015年11月2日摄)。 新华社发(裴鑫 摄)
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以“为千秋万代计”的视野,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开展中央环保督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
2017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党的十九大举世瞩目。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等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这个职能更加全面、机构更加规范、运行更加稳定、组织更加健全的专门机构,熔铸统揽改革开放的坚强中枢,凝聚最为广泛的改革力量。
放眼今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打破思维定式、冲出观念束缚的坚强意志无比坚定,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见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渐入佳境。
俄罗斯的“中国通”波列瓦诺夫院士说,今日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领导人坚持把改革进行到底,保持中国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延续不断,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志向更加高远的中国。
从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001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驶入天津市区(2017年8月21日摄)。 新华社发(杨宝森 摄)
全面推进 再展宏图
滚滚车流穿越港珠澳大桥,气势如虹、引人惊叹。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个连接两个特别行政区、三个关税区的大桥,不仅要完成桥体跨度上的极限挑战,更要解决口岸设置、投融资安排、通航与锚地、中华白海豚?;さ纫幌盗腥驴翁?。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项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正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写照。
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7个月后,荆楚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作出更为深思熟虑的论断:“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6年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闯关夺隘、纵深推进,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正是关键一环。
改革进入新阶段,再启新局的动力何来?
投石问路、逆水行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始终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项改革。
2014年4月,中国经济遭遇“倒春寒”的消息伴着质疑的杂音传入中南海。
在河南兰考黄河滩区易地搬迁扶贫社区谷营镇姚寨新村社区,居民黄玉英展示搬迁前的老房子照片(1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仍在动荡调整;审视国内,“三期叠加”加剧下行压力。是延缓改革步伐还是推迟转型升级目标?
当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考察,从“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出发,首次提出“新常态”的重大论断。
自此,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大逻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01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透过血与火映照的历史镜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离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有多远?
历时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上海岛、踏边关、走戈壁、看哨所、进战车、登战机,走访690多个军地单位,召开800多个座谈会、论证会,修改完善改革强军方案150多次……改革“如旱天惊雷”,人民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
问题是改革的对象,解决问题则是改革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度警觉党内思想滑坡、信仰缺失、腐败频发等现象,深刻分析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向全党发出“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警告。
总书记将全面从严治党摆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带领全党开启了一场浴火重生的革命性锻造。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双重责任制、加强巡视监督和派驻监督、加大追逃追赃工作统筹协调力度……一批“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硬招实招使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党心民心空前提振。
改革复杂敏感,如何做好统筹谋划的大文章?
这是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海边养殖区内的风电?。?1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做好改革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40多次中央深改组、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4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确定300多个重点改革任务,出台1600多项改革举措。
“九龙治水、各管一头”的顽疾必须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不能走。从每次中央深改组、中央深改委会议的新闻发布中,人们往往能读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方法论。
既审议具体的改革方案,又对当前改革最紧迫任务、面临最突出矛盾和最需要把握的问题提出要求,既聚焦改革内容,又强调改革方法,体现了战略和战术的高度统一。
——改革的辩证法体现在局部与全局的深刻把握中。
初冬时节,沿长江而行,目之所及,绿意萦绕。
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这条流经11省市的中华母亲河曾因乱砍滥伐、无序排污伤痕累累,更因拦水筑坝、截江断流的水权之争欲哭无泪。
“共抓大?;?、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和中游的武汉召开两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抓思想观念转变、抓体制机制变革入手,为当前和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如何正确把握生态环境?;ず途梅⒄沟墓叵抵该髁朔较颉?/p>
应时而变,因势利导。既鼓励创新,又宽容失败;既从机制上激励,又从考核上约束;既与法治相向而行,又与发展相辅相成……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广泛调研中科学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
——改革的辩证法体现在顶层设计和基层试点的科学运用中。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试点既是改革开放重要任务,又是改革开放重要方法。
市民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县城道路上骑行(3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先行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全国33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开展三江源、祁连山、大熊猫、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在京中央机关开展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改革试点……一块块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灌注党中央谋划长远的智慧之泉。
浙江“最多跑一次”经验、海南和宁夏“多规合一”实践、福建三明“三医”联动改革、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一个个不断涌现的基层创新,激荡新时代最活跃的改革因子。
地方改革试点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中央层面得到有力支持、及时总结、广泛推行。
改革千头万绪,如何下好破局开路的先手棋?
抓准改革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2015年伊始,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抛出这样的问题:中国领导人早就想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在2015年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吗?
当年8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摆放在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案头。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也是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篇破题、亮明立场、划出底线。
既保增长、又促活力,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方向、力度、节奏,制定“1+N”的政策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资本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国产大飞机C919、北斗卫星系统、“复兴号”动车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征途上,国资国企扛起排头兵大旗。
瞄准重点领域,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关键环节,则落一子而满盘活——
以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为龙头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释放农村活力;
以“有恒产者有恒心”为中心推动产权?;ぶ贫雀母铮匆低蹲食韵露ㄐ耐?;
以足球管理体制方面为切口推动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助力实现体育强国梦;
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支点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夯实法治中国根基;
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既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又积极部署职工下岗转业安置工作;既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既面向“新市民”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又推出乡村振兴战略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平衡木”之间,愈加凸显改革者的技巧与水平。
改革只争朝夕,如何体现落地见效的真功夫?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这样多次强调。
2016年12月,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强势推动下,东部某市一小区污染了10多年的无证餐饮被连夜拆除。
雷霆万钧,群众集体致信称赞:“奔走呼号了十多年的苦难事,向督察组报告不到三天就解决了,大快人心!”
听取落实情况报告、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进展评估、严肃督查问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率先垂范和严格要求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构建起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网络。
善谋善为,善作善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引领下,全面深化改革在挑战中应变求新、在实践中发展丰富,呈现大开大合、破浪前行的壮阔景象。
牢记人民 永葆初心
河南省,桐柏县付楼村。甩着右侧空空的袖管,村党支部书记李健在刺骨寒风中忙碌地筹划建设村养殖基地。
“我们要勇于创造奇迹!”这个在事故中失去右臂的汉子,脊背挺直,誓要带领乡亲们找到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李健也曾绝望过——一家6口中有4个残疾人,大葱滞销又导致债台高筑,“靠领低保过日子”的想法不止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扶贫先扶志、拒绝等靠要;巧用扶贫款,大家来入股……在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李健不仅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个体的命运转折,见证改革的历史飞跃。当人民群众被发展的机遇催动了脚步,通向全面小康的天堑就会变为通途,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从为梁家河百姓亮起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世界第一大党的总书记……
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将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p>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习近平总书记风雨兼程、走村入户,把真金白银的改革方案送到人民身边,把过上好日子的人民期盼转化为方针政策。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新时代改革的宏大布局中,人民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
一纸户籍,虽然很薄,却在城乡之间划出一道深深的“鸿沟”。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西安)缓缓驶出站台,驶向拉脱维亚首都里加(10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改,涉及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牵涉的部门达到10多个,难度和挑战不言自明;
不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公民待遇天壤之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满足?
只有从根本上弥合户籍“鸿沟”,才能打破户籍城乡二元化壁垒,让更多百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201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全面拉开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幕;2016年1月1日,《居住证暂行条例》施行;2016年9月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从此成为历史。拿着一张张簇新的居住证,每年超过千万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异乡奋斗的人们找到温暖归属。
人民,就是改革的依归。
当“落后”的社会生产逐渐退场,“丰富”的百姓生活逐渐登场。人民的诉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大彰显、环境污染要更有效治理、人的自身发展要更加全面……
从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到发展学前教育,从异地办理身份证到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从世界最大养老保障计划覆盖更广到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不断升级……民生领域的改革从问题出发,从小事着力,从实处落地。
为了人民,再难也要改——
为让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租购并举的新机制正在建立;
为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脱贫攻坚把“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用“责任状”绑定“乌纱帽”,中国已有超过68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为让人民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为让生态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锣密鼓,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大幅缩减;
……
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人民自身的进步与价值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绽放异彩。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对外公布,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幕全面开启。
积极回应人民期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借鉴吸纳基层有益探索……机构改革方案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新需要,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眼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针对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领域整合组建执法队伍……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发展观中,改革开放的初始动力是人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力也一定是人民。
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当“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成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改革正汇聚起深沉而磅礴的力量,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迈向未来 春暖花开
2017年4月1日,一则消息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首都功能拓展区、创新发展示范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这座未来之城,甫一问世,就注定使命不凡。
户籍改革、医疗改革、公共服务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和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这里先行先试,让人们对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板间”憧憬无限。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稳扎稳打,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笔档乜疾煨郯残虑ㄉ韫婊保敖阶苁榧且笠笾鐾?。
“功成不必在我”,是深邃的思考,更是历史的考量。
中国经济步入深水区,如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跃迁?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这场古往今来最为独特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中,如何保持定力,稳立滔滔奔涌的世界潮头?
下一个40年,乃至更遥远的未来,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历史答卷。
“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p>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凭借改革开放的风帆驶入更加辽阔的海域,领导世界第一大党、领航13亿多人口发展中大国的习近平总书记放眼更壮美的风景,规划更长远的航线:
——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五大战略跨越行政区划,不断延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空布局;
——从沿海到内陆,从上海“一枝独秀”到东西南北中雁阵分布,12个国家级“试验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的创新样本;
——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这是目标明确、催人奋进的时间表,更是谋划全局、协同推进的路线图。
放眼世界,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出如此长远的规划,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朝向既定改革目标迈进,更没有哪个民族能够一次次推开机遇的大门,把改革的经验不断变成发展的现实。
人们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参观(11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实现联合国标准下7亿多人口稳定脱贫……
犹如一座灯塔,中国坚定选择并成功实践改革开放的经验昭告世人,只要守正创新、驰而不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逼绞档幕坝?,概括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逻辑。
“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比瘸赖难?,道出了中国追求世界大同的真心意。
短短几年,中国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达80多个。
昔日的开放末梢成为如今的新前沿,穿梭于大漠荒原的“钢铁驼队”成为中外货物贸易的新纽带,一座座“中国建造”成为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新地标……
为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为人类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年来,中国在全球积极新建或提升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6年来,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以更加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斩钉截铁。
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改革和治理机制改革,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加强全球治理,中国重视程度从未如此之高,参与程度从未如此之深,发言权从未如此之大。
言出必行,彰显担当。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在我们这个如此危险、有可能“跑偏”的世界上,战争威胁着梦想。“中国作出的郑重承诺,对于我们来说就意味着和平?!?/p>
有多宽广的视野,就有多壮阔的道路。
6年前,《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正道论”,阐释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薄爸谢褡宓慕裉?,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薄爸谢褡宓拿魈?,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p>
6年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以“大海论”,道出中华民族的无限豪情——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薄熬宋奘慰穹缰栌辏蠛R谰稍谀嵌?!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有更坚定的信念,才有更光明的未来。
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4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却写就了近代中国170年来的最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就是制胜之道,我们有理由也有资格拥有自信。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毅!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历史的契机,正等待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关键一程”的中国,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迈向未来、春暖花开?。钦咔亟?、霍小光、吴晶、刘华、胡浩、朱基钗、何雨欣、施雨岑、丁小溪、王卓伦、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