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贝鲁特11月3日电 通讯:她们在雷场成长——记中国赴黎维和扫雷女兵
孙帅
“多年以后,这里会长出茂盛的植被,或许会有人盖房子、种瓜果、养牛羊……”作为中国首次派往黎巴嫩执行维和扫雷任务的女扫雷手,杨怡鑫、鲁艳红和张华杰对脚下这片作业雷场有着美好的希望。
地中海东岸,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之间长约120公里的临时边境“蓝线”盘踞山间,“蓝线”上雷场密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
“持枪检查的黎政府军哨卡、不明方向传来的枪声……战争的阴霾依然笼罩着南黎任务区,让人神经紧绷。”回想起初到黎巴嫩、第一次从营区到“蓝线”雷场路上的所见所感,杨怡鑫记忆犹新。
6月13日,在黎巴嫩南部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地,女扫雷手张华杰站在扫雷队伍里。新华社发(孙帅 摄)
搬物资、设场地,男兵干的基础工作女兵一样不落。张华杰说:“选择战斗岗位,就是选择挑战自我,不会的工作可以学,不足的能力可以练,现在我也能独当一面?!?/p>
数月前“蓝线”第一次迎来中国女兵,呼啸的狂风卷着沙土,炽热的山坡暑气蒸腾,加上随处可见的警示标志和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初来乍到的三名女扫雷手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
6月28日,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临时边界“蓝线”附近一处雷场,女扫雷手鲁艳红进行扫雷作业。新华社发(孙帅 摄)
“从训练场到真实雷场,首先要过心理关?!甭逞藓熘鞫胗У谝慌肜壮〗锌辈欤籽劭醇乩妆粝碌牡雍团级懵对诘乇淼牡乩?。“危险让我更加小心谨慎,看见地雷更加坚定我扫雷的决心。”鲁艳红很快适应了雷场,严格遵循扫雷标准作业程序,第一天进行扫雷作业就成功排出一枚以色列制4号反步兵地雷。
“我始终相信业精于勤、熟能生巧,专业技能会让我在扫雷作业中游刃有余?!闭呕苌钊胙芯苛松ɡ桌砺郏⒔溆τ迷谑导使ぷ髦?,每遇到新情况和新难题,她总是不知疲倦地请教有丰富扫雷经验的老班长,解决实际难题。
10月2日,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临时边界“蓝线”附近一处雷场,3名中国维和女扫雷手进行作业轮换。新华社发(孙帅 摄)
为确保扫雷手安全和工作效率,按规定作业45分钟就要进行轮换。张华杰轮换后往往留下来,在下一位作业手扫雷时观察学习。日复一日,张华杰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扫雷经验和工作心得。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毖钼嗡?。手持十余斤重的探雷器进行长时间探测需要足够的手臂力量,她就利用空闲时间在健身房“举铁”;跪姿挖雷时,当地人称“草蜂窝”的带刺植物扎进手掌和双腿,又疼又痒,她默默忍受。
6月18日,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临时边界“蓝线”附近一处雷场,女扫雷手杨怡鑫在割除雷场陡坡上的植被。新华社发(孙帅 摄)
据悉,中国第18批赴黎维和部队自今年5月底部署到位以来,女扫雷手已清排地雷近200枚。她们还协助开展50余次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并参与走访当地多所学校、孤儿院等。
“支撑你们执行维和扫雷任务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三名女扫雷手的回答真切朴实:“代表中国军人走出国门是种荣耀,以巾帼之躯走上战斗岗位是种自豪,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是种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