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前人踏平;生活的路,热血铺成。高举起不倒的红旗,接过父辈手中的工具,将路上残石除尽,积雪扫清……为了这一切,我愿献出终生!”著名演员黄宗英笔下的“特别姑娘”侯隽,早在初中就写下了奉献青春的诗句。扎根天津宝坻57年来,她团结带领群众,不断攻坚克难,谱写了华丽灿烂的篇章。
侯隽。新华社发
1962年,高中毕业的侯隽,响应“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桥村插队落户,立志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1970年,侯隽与3名知青组成了宝坻县窦家桥村大队领导班子。这些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在贫瘠的土地上,用奉献和奋斗改变了生产落后的面貌。侯隽带领支部团结社员群众,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气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平地面、打机井、挖台田,把所有盐碱地都改造成高标准园田??蒲е痔?,使当地粮食增产幅度一年比一年大。窦家桥村不仅改写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还交售40多万斤爱国粮。窦家桥这个贫困村、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
为“留下一片绿荫,传承一种精神”,从2002年开始,侯隽与老伴在窦家桥村西北营造了百亩知青林,种植了银杏、国槐、松柏等树木。2011年“七一”前夕,侯隽把培育了近10年的知青林,捐给天津宝坻区史各庄镇政府。
在宝坻区政协工作期间,侯隽兼任天津宝坻桑梓助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十几年来,她始终坚持对受助同学物质精神双资助,形成了“三个一”的基本框架:“一条渠道”,随着永久基金不断增加,开辟了一条充足稳定的助学资金来源渠道;“一支队伍”,以受助大学毕业生为骨干,建立了一支为人才成长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一种精神”,由桑梓志愿者共同倡导和践行的“扶优济困,助学为乐,心系桑梓,成才报国”的桑梓精神。(记者 武自然 商瑞)